【北航师说】孙运梁:使课堂变得精彩的“人气教师”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3-06-27

孙运梁:使课堂变得精彩的“人气教师”

通讯员 张则平

“我的邻居老王养了10只大狼狗,而且天天给这些狼狗看照片,说‘如果以后你们看到照片上的这个人就上去咬他……’请问,老王的这种行为属于犯罪吗?如果是,那处于什么阶段……”

这个春季学期,每周一清晨的刑法课教室中时不时会传出这样幽默风趣而又历历如绘的案例,同学们时而思考、时而记录,又不时因为生动有趣的案例而捧腹大笑,使课堂变得如此精彩的这位“人气教师”,正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孙运梁。

教学风采:生动详实,深入浅出

从“四要件”到“三阶层理论”,从“刑法的概念”到“事实认识错误”……刑法学如同一幅画卷,慢慢铺展在每个步入法学专业的同学面前。对尚且懵懂的大一学生来说,刑法学科知识体系庞杂繁复、概念术语深奥晦涩、理论学派数不胜数,如一潭湖水深不见底。

但在孙运梁的讲授下,再复杂的定罪也要遵循“先客观后主观,先事实判断再价值评价”的原则;难以分辨的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差异也不过是对结果投“弃权票”还是“反对票”……许多同学都表示,在孙运梁老师的课堂上,再复杂的知识也能变得易于理解,再庞杂的体系,在听完孙运梁老师生动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后,也会顿时感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知识是课堂的核心与基础,孙运梁的刑法课之妙处,不仅仅在于知识点的讲授,更在于系统法学思维的养成。他时常提点同学们:“法学概念要一对一对地记”,比如“不法在先责任在后”“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事实归因与规范归责”“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违法是连带的、责任是个别的”……牢记这些“公式”,并不断理解其中的奥秘,便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法学素养,为未来更进一步的法学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运梁的刑法课堂

孙运梁的课堂氛围生动风趣、独具特色,总能用各种形象的说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复杂体系背后的深刻法理。如在讲授被戏称为“刑法绝望之章”——共同犯罪时,用“挂上钩”“意识到我不孤单”“火车头带着车厢跑”“主角与配角”等生活化、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共同犯罪的“参与时间”“意思联络”“正犯与共犯”等重点难点问题。

除此之外,孙运梁还擅长将严谨的说理与丰富的案例相结合,营造轻松又充实的课堂环境。说理构建知识框架,判例辅助知识理解。二者结合,刑法学的方法系统与底层逻辑便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地浸润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知行书院2022级本科生胡振东说:“ 我与孙老师的缘分在大一下学期的刑法总论课上。初见孙老师,就被他那掷地有声、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在课堂上,老师精耕每一个知识点,内容纲举目分,条理性很强,特别善于运用生动的案例解释深奥晦涩的法教义学。我们在课堂上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老师几十年的沉淀。在课后,孙老师没有丝毫架子,平易近人。他会认真阅读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课堂作业,还会在下堂课给出评语,其治学态度、做事认真程度可见一斑。”

孙运梁与学生分享法学核心期刊

在清晰授课、深入浅出的另一面,是孙运梁对学术、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极高追求。每周3学时的课程背后,都有一份不少于2万字的、条理清晰而又逻辑严明的授课教案。每次课程结束,孙运梁都会在课程微信群中分享与课程有关的文章,帮助同学们复习课上内容,同时向大家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刑法学者及其著作。这极大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有一位同学说:“孙运梁老师带给我们的,除了知识、方法、思维……还有他本人对法学始终不变的热爱与追求。”这份最持久的热爱,最热切的追求,无时无刻不令同学们感动,又激励大家奋进。

立德树人: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刑法既是严父,又是慈母。”短短一句话,便道明了刑法既维护公平正义,又具有谦抑性的特点。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曾说:“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者施行报复时开始,国家就承担双重责任,正如国家在采取任何行为时,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者,也要保护犯罪人不受被害人的报复。”刑法的无数法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上是深刻的人文关怀。

从第一节课开始,孙运梁便教导学生们如何塑造与培养法律人的性格。“法学是一门善良与公正的艺术,它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每一个法条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人背后的一整个家庭……刑法学作为一门实践的学问,既不会躲在高高的象牙塔里,又不会仅仅浮于现实的表面。孙运梁在课上对同学们说过:“一方面,刑法理论逻辑严谨,环环相扣,充满对正义与理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刑法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又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与对生命的体察与同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孙运梁也反复告诉同学们,身为一名法律人,心中必须充满正义,目光往返于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努力成为一名能够真正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合格的法律人。

孙运梁鼓励学生

孙运梁常常教导同学们要爱具体的人,关心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并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大家把群里名字前面的学号去掉,法律人眼中的人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第一堂课后,孙运梁就曾在微信群里这样说。

对大一学生来说,上完一节干货满满的课后,又或是在看完一篇文章却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思想时,难免会感到焦虑。每当这时,孙运梁总会在微信中给予大家鼓励:“慢慢看,慢慢来,你会逐渐掌握的。”他时常鼓励同学们面对挫折时不要灰心。在课前或课间,孙运梁也经常会向同学们表达温暖的关心,如询问同学有没有吃早餐,还会分享零食给没来得及吃早餐的同学们。

知行书院2022级本科生王昕阳说:“ 通过老师传达出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在孙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下,不知不觉间,刑法的精神与性格已融入生活、浸润血脉。”

经世致用:贯通文理,空天报国

成长于传承红色基因、矢志空天报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法学立足学校文科发展实际与“精品文科”战略需求,支撑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强化人文科技战略融合,努力为北航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贡献文科力量。

北航为文科学生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同学们说:“在北航,我们不仅提升了精神品格与人文素养,还接触到了如航空航天概论、统计学导论等具有北航特色的理工科课程,学习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更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视野,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做到文理科思维的双向发力。”

孙运梁带导学小组开展活动

孙运梁经常教导同学们,科技发展与法治建设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事物越来越多,如人工智能、数据信息等等,都需要交叉研究。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法学专业学生,绝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是要“走出去”,学习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与思维,并积极开展学科上的交叉研究,做到文理科思维间的融会贯通、互通有无。

“ 于我而言,孙老师不仅是法学学术上的灯塔,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着“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道理,并在与我们亲切交谈、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展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贾乐琪如是说。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09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到北航调研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10
04 月
09
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北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09
04 月
08
04 月
08
北航召开教代会代表双月通报交流会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8
04 月
08
04 月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