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惯
郑 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在别人心里留下什么印象。发一条朋友圈,会反反复复的去斟酌字句,然后在发表之后不时去留意在底下的点赞与评论。又有时候,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忍不住想把自己此时此刻的所感所想与他人分享,然后等待着别人的回复。喜欢看到“对方正在输入…”的字样,却又放不下收不到回复时内心的纠结与彷徨。
为什么?
是不是,我们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以至于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对外展示”的虚假自我?
那天,一个人在剧院看话剧,忍不住向朋友吐槽,一句一句,只怕不能描述清现场的每一个环节与状况,直到收到一句“你是在跟我现场直播么”,才恍然发现,自己想倾诉的,也许并不是对方想要或者愿意聆听的;磕到膝盖后不知所措,向一个初识的学长求助摔伤后的处理办法,一句一句,以为会一直收到耐心答复,直到看见“能说的都说完了,我也只是经验之谈,难道你直接去医务室不行吗?”,一时语塞,然后尴尬的草草结束这场无声的问答。
偶尔一句漫不经心的回复,便会那般欣喜,像是一个沉睡的孩子梦到了糖果一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便始终不肯醒来。是不是有时候,我们更愿意把那些藏在心底的故事,毫无防备地向一个才认识不久的人倾诉?是不是因为相遇在彼此人生的驿站,转瞬即是归年。像是遇见在火车的某一个车厢,只此一次,便是匆匆转身,各自分别,不再相见。
从期许,到失落,直到一点点放下武装,退回屏幕后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些我们以为重要的,也许在他人眼里不过是漂浮于空中的尘埃,轻轻吹一口气,便会悄然从他们的眼前散去。那些想要找人倾诉的,或许不过是心中一时的执念,我们渴求对方的回复,渴求聊天还能够继续,所以还在不断找话题,却终难逃空气突然安静的结局。
仿佛是一架天平,一端是你在别人眼中的实际分量,另一端则是我们怀揣着“自以为”的心。把自己看得越重,当对方转过身悄然离去或选择熟视无睹时,心的那端下坠的也会越急,越发失落与痛楚,宛若晶莹水晶球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滚落,然后触及地面,“哗啦”的碎了一地。
成长,也许就是一个学会自我独处的过程。渐渐地,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安睡;一个人思索,一个人沉醉;一个人忙碌,一个人疲惫;一个人烦躁,一个人体会。欢笑是霎那间迸发在内心的狂欢,眼泪是无法用嘴来解释心碎时的体会。
一个人流浪一座陌生城市,
一个人静数一夜漫天星辰,
一个人泼墨一幅离愁别绪,
一个人呵护一颗悠悠我心。
有时候,也应习惯一个人,在独自漫步中,去实现与自我内心的交流。看每一朵花开,嗅每一缕芬芳,闻每一声鸣啭,沐每一缕暖阳。我们终将明白,有些事,有一个人懂就足够,有些路,只能一个人一直走到头。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即便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擦肩而过,甚至来不及说声道别。陌上花开,却不待君缓缓归来,彳亍独行,任绿萝轻拂衣襟,青云浸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便只剩下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时光总是这样,教会了我们成长,也教会了我们学会遗忘。莫要再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因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一点点,任思绪与情感占据心头。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如果一直在意外界的感受,终将只会感受外界,而忘了自己。做一个心里有他人的人,但不全身心围绕他人,而是在心里载一支锚——锚太沉无法航行,没有锚难以停泊。偶尔抛锚,就享受海天一色;决意起锚,就直面滔天巨浪。
夜空中的那一弯孤月,在意的怎会是赏月人的感受?
不被理解时,就多理解自己;不被在乎时,就少在乎别人。过度在乎自己的感受,容易只活在感受的层面而缺失内心的;相反,若是关注内心修为,一旦提炼出一颗美好的心灵,那么他感受到的一切,自然而然就美不胜收。
有时候,也应习惯一个人行走,因为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
有时候,他人的眼光真的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几乎微不足道的影响,又怎会与幸福相联系?感受内心的宁静,感受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一种最简单的幸福?
(作者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