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7月29日电(通讯员 杨贤达)近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了全国250所高校、近万名学子的激烈竞赛中,北航学子表现出色,以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斩获多个奖项。北航获得优秀组织奖,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深厚底蕴。
据悉,本次竞赛以“创新驱动,健康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贴近临床、服务健康的创新设计。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领导和师生高度重视此次大赛,在赛前赛中精心指导和精心组织,院长樊瑜波、党委书记李德玉等领导、指导教师亲临赛场。经过层层选拔,北航学子在初赛阶段便以68个项目脱颖而出,最终46个项目成功跻身决赛,并全部获奖。此次竞赛,北航共斩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以及三等奖19项,并以一等奖8项的卓越成绩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充分彰显了北航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强劲实力。
除了学子们的出色表现,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也在竞赛期间的“生物医学工程-领航论坛”上,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基于生物力学的医疗器械创新”的精彩报告。樊瑜波教授指出,生物力学在医疗器械的设计与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入,未来的医疗器械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近年来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双创赛事,将所学知识与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际成果。此次竞赛的优异成绩,正是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聚焦学生人才培养、促进高校交流理念的生动体现。北航将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医工人才,为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获奖名单
作品题目 |
参赛成员 |
指导老师 |
奖项 |
线驱动智能脊柱侧弯矫形器 |
杨轩,于素丽,周凤仪,曾静,孟祥坤 |
陶春静,樊瑜波 |
一等奖 |
ECMO人工心、肺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关键性能研究 |
付兴吉,赵心慧,李远,王辰露 |
陈增胜,樊瑜波 |
一等奖 |
基于微流控与菌群培养的肠道类器官芯片综合平台 |
彭冯德,宋冀,张骏钊,赵一旭,何思雨 |
郑付印,樊瑜波 |
一等奖 |
自适应发汗暖体假人智能交互控制软件 |
张午峰,肖卓然,牟家琪,汪妍,韩睿 |
丁立 |
一等奖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创伤性脑损伤实时高精度监测的智能头盔系统 |
邢凯文,郑芷兰,蒋圣涛 |
刘雨喆,王丽珍 |
一等奖 |
SageHand面向卒中患者的多模态融合手功能个性化评估康复平台 |
杜松骏,李奕瑾,汪子铭,曾子函,文璐 |
刘涛 |
一等奖 |
用于康复外骨骼的基于多驱分级和球心转动原理的三自由度髋关节驱动器 |
李绪航,刘宇尧,韩子恒,李振祎,张皓南 |
马青川 |
一等奖 |
脊柱侧凸主动矫正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外骨骼设计 |
盛震明,时雨晴,龙海洋,王晓伟,刘柏君 |
关鑫宇 |
一等奖 |
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及溶血风险体外近生理评测方法 |
曾安琪,乔伟,刘恒志,江雪忆,胡钰 |
冯文韬,樊瑜波 |
二等奖 |
基于磁粒子成像引导的高梯度场精准磁热疗 |
雷思奥,李光辉,邹文轩,冯苑 |
安羽,田捷 |
二等奖 |
乳腺癌多色检测的移动变频式磁粒子成像系统 |
张浩然,张博,何杰,石根,周广兴 |
安羽,田捷 |
二等奖 |
多模态力学加载三维回转仪的构建 |
刘洋,周浩翔,王亚豪,景周辰 |
孙联文,杨肖 |
二等奖 |
面向民航飞行中舱压变化的耳部舒适性评估软件开发 |
任楷丰,应语心,郭思媛 |
丁立 |
二等奖 |
多自由度分段式智能手功能康复系统研发 |
韩逢霖,杨鑫怡,周馨怡,刘鹏举 |
王丽珍 |
二等奖 |
基于柯氏音的血管硬化检测仪 |
任淑琪,高一童 |
孙安强 |
二等奖 |
Optiseed mRNA疫苗优化设计平台——基于自研启发式多种子算法 |
刘秉鑫,薄玉涵,黄圣宇,王绘涵 |
张靖 |
二等奖 |
单边式磁体旋转三维乳腺肿瘤磁粒子成像设备 |
井洋,黄鹏宇,杨雯樱,汪畅 |
唐振超 |
二等奖 |
机器人超声自主扫描、重建及导航介入系统 |
韩润哲,竺佳宇,莫昊,邓颖言 |
王君臣,徐颖 |
二等奖 |
基于分子模拟设计调控K-RAS动力学的脂质纳气泡 |
李秀,任鑫宇 |
林绪波 |
二等奖 |
基于子宫蜕膜的滋养层侵袭螺旋动脉的器官芯片的构建与应用 |
宋冀,彭冯德,汪妍,张午峰,狄佳名 |
郑付印,李晓瑞 |
二等奖 |
双臂协同颅颌面截骨手术机器人 |
罗学劲,宋可欣,孙士权 |
王君臣 |
二等奖 |
基于3D构架植入体重建颌面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与验证 |
郑玲玲,陈丹,艾丽雅,刘海燕,陈丹阳 |
王超 |
二等奖 |
便携式经颅超声神经调控设备 |
刘彩逸,吕云起,周语希,张杰夫 |
胡中韬,王立 |
二等奖 |
面向血管造影的高分辨磁粒子成像装置研制 |
孙少奇,陈嫣嫣,姚依萱,王之源 |
蔡荣,钟景 |
二等奖 |
面向老年人下肢肌骨功能康复的绳驱动全自由度髋关节外骨骼 |
沈熙鹏,周煜承,任欣然,孟祥坤 |
杨兴帮 |
二等奖 |
基于LAMP-微流控芯片的脓毒症致病菌及耐药基因检测 |
闫潇月,赵义杰,李旭峰,孟祥洲 |
尹朋,贺子龙 |
二等奖 |
基于行为学的多动物行为分析与疾病诊断平台 |
梁子盈,左芮玮,王旭阳,田家全,薛翔予 |
王莹 |
二等奖 |
具有多模态感觉反馈的腕关节康复机器人 |
郭杰轶,陈业朴,乔啸峰,张万欣 |
樊瑜波,刘笑宇 |
三等奖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自动化评定系统 |
陈龙,郭佳,陈宗劭 |
陶春静 |
三等奖 |
可降解聚酯混合微球/胶原复合皮肤填充材料体系 |
廖相宜,李璇,戚程凯,贾真珍 |
牛旭锋 |
三等奖 |
基于AI影像组学的脑瘤辅助诊疗系统 |
马明娇,钱盈汐 |
张靖 |
三等奖 |
BTSeg多瘤种脑肿瘤全自动智能分割平台——基于多个自研神经网络BrTU-Net |
王绘涵,田金禾,吴优,胡桐箫,杨辰东 |
张靖 |
三等奖 |
针对宫颈癌在体无创早期诊断的多模态拉曼-光电智能检测系统 |
王楠,秦精将,张啸谦,于昔正,南晓璐 |
岳蜀华 |
三等奖 |
面向空间组学与病理图像分析的多任务多尺度WSI分析平台 ——基于Cycle-Gan与SAM的病理图像分割分类算法 |
曹子涵,陶妤欣,高一童,高文姣,肖卓然 |
张冀聪 |
三等奖 |
生物打印技术联合hiPSC-CMs构建糖尿病心肌损伤模型及IR研究 |
何思雨,狄佳名,谢典彤 |
郑付印,李晓瑞 |
三等奖 |
基于CT影像和原型对比学习的肺癌基因突变预测 |
袁嘉鸿,杨荟会,桑浩淋,汤斯杰 |
王硕 |
三等奖 |
医学成像技术引导肿瘤细胞治疗方案的优化与评估 |
李佳倩,冯苑,李光辉,邹文轩 |
安羽 |
三等奖 |
基于无标记单细胞受激拉曼散射成像的胃癌术中脱落细胞智能检测 |
徐聆雯,刘如佳 |
陈珣 |
三等奖 |
基于天然牙本质增材制造的骨再生支架 |
刘海燕,郑玲玲,陈丹,艾丽雅,陈丹阳 |
王超 |
三等奖 |
一种可进行血管-骨组织间交互作用研究的连续供液微流控芯片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刘丛锦,周浩翔,魏栋苹 |
杨肖 |
三等奖 |
基于电触觉复现的脉象仪 |
赵晓伟,李尉嘉,李乐欣 |
石波璟 |
三等奖 |
磁电材料无线电刺激器用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癫痫 |
马立童,刘志宏,彭涛,李心叶,陈皓昊 |
史微,胡靓 |
三等奖 |
基于可穿戴多传感融合的血流速度与脉搏波检测系统 |
朱澎芮,刘然,陈烜赫 |
石波璟 |
三等奖 |
主从遥操作气管插管机器人 |
易杨,洪瑛华,曾晨新,周咏筠,庄耿雄 |
郭江真 |
三等奖 |
立式CT患者智能安全系统 |
陈博文,黄皓,吴浩昌,王佳露,杨琎 |
刘子钰,齐畅 |
三等奖 |
基于髋关节支撑的杆-轮耦合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柴志远,李绪航,郭佳,李振祎,吴祥兵 |
马青川 |
三等奖 |
(审核:李德玉)
编辑: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