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她的课,同学们“舍不得迟到”;她下课时,总伴随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善于发现科研中的美学,也爱带领研究生“玩”科研;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以高尚言行诠释着什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她是宇航学院李惠峰老师。
日前,学校举办2023年第四场“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师德宣讲,李惠峰老师生动讲述了自己与父亲、课堂、学生的故事,一起听她聊聊——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父亲”
“我已经年过半百,回想生命历程,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的父亲。
“在1987年备战高考的那段时间,我的父亲作为总工程师负责的一个项目也处于攻关阶段。有一天我在半夜醒来,发现父亲还在客厅看资料,认真刻苦的态度使我自愧不如。受到激励后,我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
“后来我问父亲,搞科研都是这么辛苦吗?他说,在方案确定阶段需要集中精力地广泛调研,再花时间进行比对分析,一旦方案确定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干起来。其实科研挺有趣的,核心就是一套思维逻辑,重点在为什么要这么干,而怎么干并不难。从此,‘科研逻辑’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多年后在朱光潜的《美学》中读到,科研就是‘别条理、审分寸’,我领悟到科研也是美学的研究范畴。
“父亲在工作中观察细致,他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时,反复实验,于细微处不断改进措施,形成一套操作规范,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他曾开玩笑地说,不用测试,他只要看一眼就大致知道产品是否合格,那些排列整齐、焊点均匀,看着美观漂亮的基本都合格,相反,那些看起来不美观的次品率就会高很多。我才意识到,原来美和产品质量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参加工作后,我受学校安排,负责改造一个转台。历时一年,我牵头完成改造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设研究生的实验课程,竣工时,五院的同事来参加剪彩,欣慰地对我说:‘没想到三十多年前的老转台让你们改得这么漂亮,真是给它找了个好人家’。
“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积淀,先后编撰了两本专著。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以他们那代人身上特有的极致认真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地对我的这两本书逐字逐句地进行批改,最终这两本书在行业受到广泛的好评,我也对父亲的付出充满感激。”
“课堂是老师的最佳舞台”
“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是展现个人风采的最佳舞台。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但总有那么几位,提到‘课堂’这个词,他们上课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脑海中。
“他们的课为什么那么有魅力?已经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我逐渐意识到,高质量的课堂仅靠精通教材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是不够的,还需要长年科研实践积累的反哺,以及老师自身的阅读史、人生阅历、审美、格局等等结合成的个人气场,再与同学们的心进行交融。你如果是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这时知识的教授就会变得容易。
“我已经讲授《自动控制原理》经典部分二十余年,曾进行过中英文双语授课,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在学生的掌声中下课,课程也带给我了许多荣誉。
“在每次课程开始前,我会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与同学们分享一点成长经验。比如,有一次就和他们交流了对‘犯错’的看法。北航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对自己要求严格,做得不够好就会有些自责。我告诉他们用积极的一面去看待‘犯错’,很多时候错误的发生往往是触碰到了认知的边界,这是总结经验拓展认知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把‘犯错’看成科研中的‘试错’,关注点要落在‘试错’后的收获上。短短几句话,可以解开许多同学的心结,同学们跟我反馈说,李老师的课同学们都舍不得迟到,生怕错过了‘成长小贴士’。”
“大家一起开心地‘玩’科研”
“我和我的研究生们是相处最密切的团队,在这里,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做真事、做实事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成员,大家一起开心地‘玩着’科研。
“我们一起参加过多次‘冯如杯’比赛,试飞各种样式的飞机,尝试着自主观星星、观空间站。后来还开始了各种实战,尝试复现火箭垂直回收,现在还能回味当时试验成功的喜悦。今年4月我们试飞了全段的控制算法,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发朋友圈说这是二十年来做的最酷的事。
“实验室毕业的学生有的在科研院所已经成长为总师、主任设计师等。有一位毕业生回校与我聊天,说在实验室学习时,李老师总是强调科研逻辑和审美,当他走上工作岗位,才深刻体会到逻辑和审美的重要性。
“平时我也鼓励同学们要主动去发现和体会身边的美好,尽可能去与美好的人事物同频。我的学生在取快递时看到的美景,也会拍下来与我分享,我感到特别欣慰。虽然是很小的事,但我知道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加丰富了。
l“当然,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学生会经历低谷,比如家人生病、答辩前压力很大等等。多年来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得到同学们充分的信任,当他们自己解决不了困难时,他们就会想到来找李老师,甚至其他老师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也会来找我。
“我很喜欢泰戈尔的一首诗——《用生命影响生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正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李惠峰老师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务实的工作精神,把逻辑、美学、爱与力量传递给学生。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